數學系教授 John Lamperti 寫了這篇文章: Does Capital Punishment Deter Murder? 死刑能夠減少殺人案件的發生嗎? 他分析了過去的許多篇研究,得到的結論是No。
目前分類:精神醫學心理學 (13)
- Dec 06 Thu 2012 22:59
死刑能夠減少殺人案件的發生嗎?
數學系教授 John Lamperti 寫了這篇文章: Does Capital Punishment Deter Murder? 死刑能夠減少殺人案件的發生嗎? 他分析了過去的許多篇研究,得到的結論是No。
- Jul 20 Fri 2012 08:30
林益世的教訓,5個從外表判斷公眾人物說謊的方法
一個民主時代的正直選民,如果不具備透過媒體就能看穿政客說謊的技能,比不做垃圾分類甚至是隨地大小便更不道德啊。
這不是件困難的事情。只要有點心理學的概念,加上仔細的觀察分析,不必用到FBI的測謊器,我們也能戳破政客的謊言。
- May 10 Tue 2011 12:36
預防自殺-我們做對了嗎?
前言: 這篇10年前2001年曾發表在中時上的文章,最近有媒體在網路上找到,向我詢問是否可以轉載,我同意了。我想這舊文現在還值得重讀吧,所以貼到部落格來。文後希望政府可以立刻進行的事情,10年後再看已大部份完成。(開放健保對新的抗鬱劑,和非典型抗精神藥的給付,同時也讓內科家醫科可以/願意治療憂鬱症,限制酒類廣告,鼓勵戒除毒癮的治療等)。但先進國家防治憂鬱症來預防自殺的觀念,雖然漸漸能被台灣民眾接受,還是要繼續努力推廣。
近年來媒體對於自殺個案的報導遽增,令人震憾的包括一對雙胞胎的跳樓和建中資優生的上吊。社會各界也提出了種種呼籲以及對策,希望能降低自殺率。然而,身為一個臨床的精神科醫師,幾乎每天都必需處理帶有自殺意念或曾經自殺過的個案,不禁會想,對於預防自殺,我們的公共衛生政策和民間團体的努力是否在正確的方向上?
幾乎所有先進國家都把自殺及自傷行為當做一項國家衛生重大議題來處理。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在1982年就把降低自殺率定為政策目標之一,同時在1996年重申自殺預防的重要性。芬蘭,瑞典,丹麥,挪威,比利時,澳洲都早已把降低自殺率訂為國家政策。英國在1992年時,訂下目標想要將公元2000年時的自殺率降低到15%。美國在1991開始訂定國家憂鬱症篩檢日,也在公元1999年把降低自殺率訂為國家目標。
自殺問題如此重要,世界各國的學者無不努力探討降低自殺率的方法。國外有許多研究,想了解種種預防方式是否達到效果,然而結果卻不如想像中預期的來的好。
- Dec 29 Wed 2010 17:06
請把學生的自殘行為,視為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警訊
社會上注意到這個問題是好事,但新聞後續的處理方式我覺得有問題。這不是什麼奇聞,這樣子帶疤帶傷口的手臂,我在診間已經看過上千次。【有上百名學生『集體』自殘】的說法聽起來很誇張,但如果說有超過一百名學生曾傷害過自已,事實上是有可能的。
- Nov 09 Tue 2010 13:07
德州撲克的台灣賭神,Raymond Wu 吳紹綱小傳『教養的賭局』序言
父母的「盲注」
二○○七年,我從台灣飛到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參加一年一度的學術盛會「美國精神醫學會年會」(APA)。白天行程緊湊,除了聆聽世界各地學者分享他們最新的研究發現外,也見習大師的心理治療私房課程,甚至和友人去看了教士隊的比賽。夜裡回到飯店,本應該是早早休息儲備體力的時候,我卻被有線電視頻道上轉播的世界撲克大賽(World Poker Tour, WPT)吸引住了,幾乎一直看到天都快亮了才上床睡覺,差點耽誤了第二天的行程。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德州撲克(Texas Hold'em),馬上就領受了這個賭博遊戲的魔力。
- Jul 14 Wed 2010 14:15
奧妙的運動心理學:章魚哥保羅的啟示
- Jun 14 Mon 2010 02:47
富士康12跳後調薪,一個精神科醫師的觀察
自殺問題不容易處理,可是全世界的平面或電子媒體,又特別喜歡報導自殺,特別是像富士康這種企業裏連續自殺的消息。網路上偶而有網友在部落格上透露自殺的意念,就會引來許多網友合力想要搶救,更何況是這種媒體的大量報導。因為健康的人無法理解得到精神疾病的人,為何會有自殺的想法。這種難以理解的事每天在眼前發生,情緒上受到挑動,而不得不想要去做些什麼。因此富士康這家公司,遭受了世人空前嚴厲的壓力和指責,要求郭台銘立刻解決問題。
- May 26 Wed 2010 00:46
富士康連11名員工跳樓的省思
- Jul 04 Fri 2008 09:53
CEO之死
- Apr 22 Tue 2008 08:51
宅男/宅女,這篇文章不一定在說你,但務必要進來看一看
『在台灣地區,因社會刻板印象與媒體炒作,只要具備經常足不出戶、流連網路、穿著不修邊幅、不擅言詞、缺乏對異性的魅力等形象,會被社會大眾套上「宅男」一詞來形容,也被誤用於自嘲。實際上,較符合上述特性者為隱蔽青年。』
所以,『宅男/宅女』和所謂的『御宅族/御宅女』是不一樣的:
- Sep 13 Thu 2007 15:30
舊文重貼: Tiger Woods 和王建民
- Aug 02 Thu 2007 23:54
人不是他們殺的啦! 蘇建和案的心理素描
79刀的迷團,讓心理素描來幫忙
蘇建和等三人案,是我國司法史上的一大勝利。然而,社會上仍有部份民眾有所懷疑,受害者家屬仍然表示希望上訴。反對蘇建和等人無罪的最大理由,集中在於受害者兩人共身中79刀,所以犯案不只一人。一開始,辦案的警方就因為這個理由,所以才在根據指紋逮補到王文孝之後,急於找到其它的涉案者,檢察官及法官也以此推斷犯罪者不只一人,79刀的迷思,加上刑求和法官的因循,差點造成三條無辜人命喪失。其實,審視本案的科學証據,都指向犯案者只有一人,陷在79刀中的迷團而不能解開,乃是因為對犯罪心理學缺乏了解,忽略了現場的情況所指向的罪犯者當時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