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三張圖是國衛院在行政院簡報時公佈的,三個時間點分別是4月21日,4月28日和5月5日,對未來疫情做出推估。4月30日的預估值7天後還修正過,(由9599上調至13519)。



然而,比較實際每日確診數,每一次的推估都是低估,今天(5/7)的誤差22%,4月21日誤差達到50%。



低估讓行政院實際上走了共存路線,認為疫情影響不大(可防可控?),不需要昇高警戒等級來壓平上昇曲線,不改線上上課,不禁內用,不在家上班,甚至一步步放寬管制。現在發現,該超前佈署的物資和人力不足,醫院急診也出現過載,短期內因為醫護物流更多人染疫隔離,情況還會惡化。



推估除了數字上昇速度,總感染比率也很重要。雖然PCR量能受限,不一定能顯示出所有黑數,然而,人民的需求不是數字能反映的,生病需要救治,死亡帶來苦痛,無可迴避。



許多人只有政治立場,只Care政治傾向,因為只關心自已的尊嚴和需求。現在要面對問題,怪政治人物沒有用,要怪就怪病毒,不要怪任何一位官員,不要怪國衛院,不要怪行政院。情況緊急,更不要攻擊指揮中心,也不要攻擊北北基桃市長。不必對人,但一定要對事,不對的政策要努力討論認真修正,民主政治的強韌之處就在於言論自由。再大的官,總統副總統任期到了都要下台,他們的面子不重要。對醫生而言,無數平民百姓的生命和健康才重要。 https://bit.ly/38cwN1Z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illypan 的頭像
    billypan

    BillyPan's Blog 潘建志醫師

    billy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