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過世。
那年,陳水扁趙少康都已38歲,從政有一段時間,他們很了解蔣經國的作風。讓阿扁踏入政壇關鍵的美麗島事件,發生於1979年。
1988年,韓國瑜31歲當議員助理,2年後選縣議員,對蔣經國年代也有一定了解。
當年蔡英文32歲,在政大教書。賴清德29歲,在成大唸學士後醫學系。朱立倫27歲還在美國唸博士。姚人多19歲是台大社會系大一新鮮人。江啟臣16歲唸高中。
那年我22歲,主業是學生運動,副業是醫學系學生。
1988年,發生臺灣解嚴後最嚴重的警民衝突社會運動,520農運,我和北醫醫學系同班同學參與了。那攤戰的很凶,石塊木棍鮮血齊飛,立法院招牌被拆下來。
我查了一下,蔣經國過世時,已成年的台灣人,現在占人口1/3。大部份2/3國民對蔣經國時代的社會氛圍沒有感覺的。姚人多應該是政治意識早熟的秀異青年,比他年輕的人,對蔣經國時代的種種,都是透過成年人的回憶,還有文字書本媒體的傳達,來間接解讀的。
義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說:『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在過去的事件經驗中提取自已需要的部份重新詮釋,再生產出來的『歷史』都是『當代史』。就算是親身經歷,多年後回憶時,也會因為情緒歷練和潛意識等種種原因,去修改增刪回憶,記憶中的創傷被擴大,悲慘的過去被美化,都有可能。
不過我自已很清楚啦,蔣經國年代就是父傳子的封建極權,利用暗殺手段恐嚇人民壓抑民主。把人民辛苦勞動的經濟成果,全部歸功於領導的英明。國民黨逃來台灣時,我阿公的大兒子,我爸的哥哥,被徵兵去了山東打仗,沒有回來也沒有消息。當年蔣政權的大陸軍主義,是一旦和中國衝突,就把全部大軍經由金門登陸中國反攻大陸,保護台灣只是暫時不得已的手段。
我22歲時就這麼想,因為國中高中時,早把禁書【蔣經國傳】(作者江南因此書在美國被謀殺)【宋氏王朝】李敖的書和黨外雜誌都讀了個遍,當時那些大逆不道的書籍,今日再拿來看寫的都對。施明德逃亡,美麗島大審,林家血案,陳文成案我是追著報紙一天天報導看過來的。我年輕時的想法,到現在是阿伯了也沒有變過。
你又是如何詮釋感受重寫那段歷史的呢? https://bit.ly/3o7O8x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