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global-medical-insur  

醫生被認為是台灣最聰明的一群人。但過去幾十年來,大部份的台灣醫生把心力放在治療病人,只有少數人參與公共事務。現在猛一回頭,長期的忽略造成政策的偏差,過去人人稱羡的高薪工作已面臨收入不斷下滑,四大皆空,工時超長又隨時要面臨訴訟的囧境。兩岸服貿協議,對醫療部份也進行開放。條文看似對醫界有利,事實上卻暗藏玄機。條文裏中國方面的『讓利』早就完成,現在台灣方面的讓利,只是要從台灣人民身上取回先前台商在中國的得利?(事實上也沒有人賺到錢),但後續的影響卻會讓台灣的醫療更商業化,加速惡化台灣目前醫療的困境,還有數不清的疑慮,對整個社會和基層醫療人員十分不利。希望醫界人士不要再當公共政策的自外者,應該挺身而出告訴政府:醫療是公共服務不是商業買賣,不該放在兩岸的貿易行為中,請刪除服務貿易協議醫療條文!


 

以下是2013年10月2日我在立法院參加服貿協會公聽會發言內容:

投影片1.JPG  

主席、各位委員。我今天以一位醫師的觀點來報告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看法,大家請參考我帶來的幻燈片。


 

投影片2.JPG  

    我相信大家一定不知道一個事實,我剛剛聽了半天,之前發言的幾位都沒有提到一個事實,就是服務貿易協議在醫療這一方面,其實臺灣是做讓利的動作,為什麼?因為在中國加入WTO以後,對外資醫院採取開放的態度;在ECFA早收清單裡面,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已經變成中國的成文法,20092011年後就完全開放臺灣的醫師和醫院過去了,所以服務貿易協定在醫療這一方面,對於台灣的醫師的執業與臺資院進去中國,並沒有再提供更多讓利的行為,反而臺灣現在要開始讓利。大家可能還不知道這個事實,我也是最近才知道。所以簽定服務貿易協議無助於中國台資醫院的經營,對臺灣醫師的出路幫助也不大。就算醫療這部分不簽,老實說,現狀已經是這樣。


 投影片3.JPG  

第二張是臺大經濟系鄭教授所做的slide,我把它的醫療這一塊刪除,因為本來就已經開放了。這一次中國醫療進一步的開放,只是多了廣東與福建之間可以多開放讓台資去設安養機構、福利機構。


 投影片4.JPG  

第三張,現況是什麼?2005年旺旺就開了第一家合資醫院,是所有中國的外資醫院中的第一家。中國和國外合資醫院現在有二百多家,經營得都不好,因為中國醫保的住院與門診給付大概只有臺灣健保的2030%,其他世界各國要過去,大概也只會服務到少數金字塔頂端的人。去年通過台灣可以建立獨資醫院條例,開始有第一家臺資的上海禾新醫院。剛剛郭教授和柯文哲教授都提到,現在臺灣穿梭在兩岸之間的醫師大概有400位,據估計其中有一半是婦產科醫師,我覺得中國大陸很重視他們的下一代,或許高官或有錢人要生小孩她寧可請臺灣好一點的醫師或去開刀;但是,目前臺灣已經有很多縣市找不到可以接生的婦產科醫師。

 


投影片5.JPG  

第四張,這是TVBS這幾天的新聞,寫得很清楚,臺灣大概有六成的縣市找不到婦產科醫生可以接生,結果他們卻要飛去中國大陸服務那些頂級的客層。


 投影片6.JPG  

第五張,我在研究服務貿易協議的時候,發現政府對於醫療產業的評估實在太過粗糙,我們可以看到,20137月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報告,可能字很小可能不太清楚。在醫療及公共服務這一塊,他們所提出對人力衝擊的評估是0.02%,也就是萬分之二,這怎麼可能?我剛剛講的,光現在過去的醫事、醫管、醫療人員就遠遠超過這個數目,結果評估報告說只影響0.02%的人力,更不用提以後中國大陸會來這邊經營各種醫療行業的這些人員,這個評估實在太過粗糙草率。

 


 投影片7.JPG  

第六張,我把可能造成的狀況做了一個推想,中國的醫療狀況跟臺灣非常不一樣,中國沒有財團法人醫院這個概念,他們的醫療有90%依賴自費,而且有65.7%接近七成的民眾沒有醫療保險,(他們稱之為醫保)。如果台灣的醫療輸出到中國,勢必影響台灣的醫療結構走向營利化、商業化,而且是自費的考量。關於這一點剛剛醫療器材公會的蘇理事長也提過,目前台灣五大皆空的現象可能會更嚴重,都會和偏遠地區的醫療資源會更不平均,很可能影響到未來醫學生選科時更考慮自費市場優先的科目,其實目前就已經是如此,但如果未來台灣的醫療輸出到中國,商業化的情況將會更嚴重惡化。


  投影片8.JPG  

輸出醫療人力到中國將讓台灣原本不足的醫療人力更加短缺,人才會流入獲利比較高的商業部門,譬如自費的醫美,勢必會提高一般醫療人力成本,讓健保更捉襟見肘。再者,醫療輸出並商業化會造成台灣財團醫院更加的擴張,卻也會加速台灣的醫療崩壞,而且醫療服務的公益性會流失,病人會被「標價」,導致階級不平等,弱勢族群可能會被犧牲。


 

 

投影片9.JPG  

這張表是目前台灣醫療需要自費的比例,事實上,實施全民健保之後,我們的自費比例降到30%左右,在實施全民健保之前則是40%。但是,這幾年已經升高到36%37%。如果各位曾到醫院看病或是開刀就會發現有越來越多的自費項目,台灣的醫療如果受劍服貿協議而更走向商業化,我認為自費的項目將會更提高,大概過不了幾年,我們的醫療自費比率大概會與健保實施前的40%差不多,如此一來,台灣健保辛辛苦苦建立的成就可能會遭到破壞。


 

 

投影片10.JPG  

至於陸資來台設立醫院對台灣所造成的影響,大家都相當清楚,他們可以取得1/3的董事席次,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提供的資金沒有設限,所以這1/3可能是最重要的董事,會主宰設立的醫院的走向。另外有一點大家很少提到,大陸籍專業人士及其眷屬申請來台之後,初次停留期間為三年,之後還可以無限制申請延長,他們都會加入台灣的健保。我很擔心會發生一個現象,假設只要有500萬的新台幣放在帳戶,而這個人是需要洗腎的患者,他剛好可以利用這個移民名義、利用台灣的健保,從中國跑到台灣來洗腎,可能會發生這種病人移民的現象,但,目前的法規對於這種現象並沒有任何防堵的機制。


  

投影片11.JPG  

長期下來,醫療人員的自主性及醫療倫理會被剝奪,醫療隱私可能會不保,而台灣的醫療技術和醫療管理智慧財產可能會被中國仿效,掠奪,輸出。中資物流業將以中國市場做為威脅或誘因,爭取台灣國際性藥廠的藥品物流業務。事實上,現在有許多國際大藥廠的亞洲辦事部都設在中國上海,甚至台灣已經是一個次級機構了。未來可能迫使台灣開放認證中國醫事人員證照和學經歷,對台灣的醫療品質將有嚴重的影響。


  

投影片12.JPG  

整個情況是,中國醫療水平相對國際較落後而且人力稀缺,所以他們進入WTO後,對外國醫療本來就採取開放的方向,希望能引進各國的技術與人力。然而,台灣的醫療水平本來就比較高,而且健保覆蓋率達99%,在進入WTO之後,台灣的醫療並未向國外開放,但仍對台灣的社會做出巨大貢獻。在服貿協議中的醫療產業部份,台灣可能並未得到任何進一步的好處,但是會帶來台灣醫療走向商業化的後果,而且會惡化目前醫療崩壞的現象。

世界各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很少有開放醫療這一塊的,特別是先進國家。

以上的部份是我的簡報內容,以下是在其它人發言後的補充. 

 


 

主席、各位委員。剛剛聽了官類的解釋後,我有更深的疑問,我要強調的是,為什麼把醫療放到服貿協議裡面。服貿就是貿易,他把醫療當作是一種產業,以商業利益交換的產業,你才把它放在這裡面。事實上,台灣的醫療百分之九十九是健保的覆蓋率。醫療是一項社會福利跟公共服務,醫事人員基本上的收入大部份來自健保,算是半個公務人員。如果真要把他放進去的話,那乾脆把警察也放進服貿協議,消防隊也可以放進服貿協議,我們政府所有事務官都可以放到服貿協議。

 為什麼把醫療當作商業考量呢?剛剛在場的幾位陸委會,衛福部的官員提到,中資來台灣蓋醫院,他們是在做功德,不會營利。這個說法很奇怪,也不合理來這裡做功德,不營利,這不符合貿易的精神,納入服貿協議說不過去。

剛剛蘇清泉立委說,現狀是台資去中國賺不到什麼錢,中資來台意願很低,那是什麼意思?如果要進行這種醫療交流,雙方都無利可圖,那幹嘛放到服貿協議呢?我剛剛也講過,服貿協議沒有簽下來之前,台灣的財團去中國開醫院的障礙幾乎已經消失了,因為中國的法律已經對台灣的醫師,及獨資的醫院開放了,幾乎沒有什麼限制,幹麻還要把醫療產業加到現有的服貿協議裡面? 

所以,我建議在服貿協議裡面,醫療這塊的條文,應該全部刪除。我相信連旺旺醫院、上海禾新醫院、長庚醫院,他們都不會反對,因為對他們的利益也沒有太大的影響,這就是我的看法。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lly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