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上網,查詢累積雨量和淹水/坡地災害潛勢圖,就能提早幾個小時對水患做出因應,自救助人。 

6月12日的豪大雨,造成台灣各地方大淹水。連我住的總統故鄉-號稱天龍國紫禁城的文山區也傳出許多災情。台北市政府自已檢討,發現第一時間竟然沒有啟動防災機制。
 

 
做任何動作前情報是最重要的,莫拉克風災後,政府花了許多預算改善防災資訊系統,但因為官員們的怠惰,明明可以做到事先預防提前反映卻紋風不動。 路塌了,土石流破壞房產,沒有事先疏散人民。應該要移的車子泡水了,清晨學生出門前的七點應該宣佈停止上班上課卻延到十點。要開的水閘門沒有開,要堆的沙包沒有堆,要開的抽水機沒有開,該停駛的路口和斷橋前沒有警察。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現在已經沒有選舉,該負責的人厚著臉皮把事情推給下面的人。除了自保,我們還能怎樣?

水患和地震不同 。地震的預報尚未成熟,但天氣預報,因為科技的進步,提前幾個小時一點都不困難。這幾個小時已夠做很多事情。水患造成最大的災害是淹水和土石流,要預測這兩件事情是否會發生,只要掌握兩個資訊就可以判斷。一是累積雨量,二是地點,而這兩項資訊,網路上就能拿到,不一定要靠政府,反正他們也靠不住。

必學之一: 24小時累積雨量

全球氣候逐漸極端化,造成水災頻傳最大原因是因為暴雨不斷。氣象預報裏,對於雨量的用詞是有一定規則的:

24小時累積雨量達50毫米以上,且其中至少有1小時雨量達15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稱之為大雨。  
24小時累積雨量達130毫米以上之降雨現象稱之為豪雨。  
24小時累積雨量達200毫米以上稱之為大豪雨。
24小時累積雨量達350毫米以上稱之為超大豪雨。 

在曾經淹水的地方,只要是豪雨就該提高警覺。氣象局發出超大豪雨的警報就必然會有災情發生,這次台北市政府的麻木和莫拉克風災時的劉內閣差不多。如果要得到更精準的,按照不同地點測量而來的24小時累積雨量測量值,可以上這個網址:

24hr累積雨量測量值 


 
當我在寫這篇部落格的時候,電視新聞也正播報三峽台北大學和土城街道正淹水中。這是非常即時的資訊。

必學之二: 容易淹水和土石流的地點:

知道這個資訊,租屋或是買屋時就應該列入考量,尤其是要開店或買一樓的人。下大雨騎車開車或停車要避開這些地方。如果不幸住在這些區域的人,大雨或颱風來之前就應該預做準備。

災害潛勢地圖網站 


  
點選依縣市、鄉鎮類別查詢,再依不同行政區選擇,就可以得到各地的淹水潛勢地圖坡地災害潛勢地圖。

以文山區為例,6月12日的超大豪雨,累積雨量超過350毫米。這次在新聞報導中出現的淹水地點,事實上都早已標示在淹水潛勢地圖的警告點上 (灰色地區):



我就住這附近,萬芳抽水站附近的水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還特別建了各種設施來預防。但有了硬體,軟體的運作卻跟不上,值班的技工不知道要開水閘門,讓困在涵洞裏的積水整個爆開來連路面都垮掉。
 
6月12日大雨導致的老泉里的土石流,也絲毫不差地在坡地災害潛勢地圖標示紅色的最危險地點:



預估老泉里的土石流警戒是累積雨量430-500毫米,事實上350毫米就出現災情,這告訴我們到達警戒值之前最好就提高警覺早做因應。這次沒有人員傷亡,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因淹水而出名的屏科大,在屏東的內埔鄉。我們抓下當地淹水潛勢地圖可以發現是屏科大所在地是內埔鄉最容易淹水的地方:


 
24小時累積雨量超過300毫米,這隻殺人鯨便會出現在屏科大門口的7-11旁。

你可以拿最近淹水的新聞報導來練習,查詢雨量和地點,會發現預知水災不是件困難的事。如果你還會看中央氣象局的雷達回波圖,推測雨雲的動向和水氣密度,預知的時間還能更提前。

必學之三: 主動防災系統,可按照不同區域以手機簡訊收到即將發生的淹水災情:


 
 
颱風谷超正向台灣奔來,請告訴你的親朋好友這三套方法及早做準備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illy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